目前分類:骨質疏鬆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維生素D 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,也是一種類固醇激素。

透過陽光 UVB 照射 或飲食中添加入植物(菇蕈類)、動物食品(深海魚)、和保健品補充劑例如:維生素D2(Ergocalciferol)、維生素D3(Cholecalciferol),皆可獲得維生素D。
皮膚中的角質細胞(Keratinocytes)經由 UVB 光學反應將 7-脫氫膽固醇(7-DHC) 轉化為非活性維生素D3。
接著非活性的維生素D3(包括飲食中攝入的D2、D3)皆被轉運到肝臟,在肝臟經歷第一次羥基化形成 25 (OH)D3, 最後在腎臟第二次羥基化才產生活化型態的維生素D3(Calciferol)。

文章標籤

艾瑪藥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正常的骨細胞間代謝是一種動態平衡,由破骨和造骨兩類細胞維持。
造骨細胞(Osteoclast)負責新生骨質礦化,骨形成後骨頭會有堅硬的結構;破骨細胞(Osteoblast)是一種多核巨細胞可溶解和分解骨質,將蓋釋放至血液中供身體細胞利用,稱為骨吸收。
骨形成和骨吸收兩個作用達到平衡,可重塑骨骼的強度,避免骨質疏鬆症。
約 30 歲時,骨本是最大值,這時體內的造骨細胞多過於破骨細胞;約30 歲後破骨細胞功能強過於造骨細胞,尤其更年期的女性體內雌激素濃度低下,更會流失骨本。

文章標籤

艾瑪藥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