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入果糖後,果糖經由腸道細胞代謝。
小腸中的轉運蛋白 Glut5(Glucose transporter protein member 5)參與果糖的運輸,將果糖送進腸肝循環之中。
高果糖飲食中的果糖會破壞腸道內皮細胞的緊密連接蛋白,破壞腸道屏障,造成腸漏引起發炎物質滲漏,如:內毒素。
內毒素等會激發 NF-κB 發炎路徑,並誘導 TNF-α、IL-1、IL-6 分泌,細胞激素的氧化壓力誘導肝細胞組織發炎和纖維化。
高果糖飲食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度,使肝臟內的脂肪蓄積,增加脂肪肝的機率。
長期的高果糖飲食影響正常的葡萄糖代謝,使葡萄糖的代謝路徑轉成果糖,產出內源性果糖會加重肝臟負擔。
再來,要談的就是尿酸了。 長期攝取果糖會刺激嘌呤核苷酸產出,最終導致黃嘌呤在黃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合成尿酸,導致尿酸在肝細胞內蓄積。
全身性的氧化壓力加上尿酸濃度增加,是造成發炎和疼痛的主要原因。
尿酸也可活化 NF-κB 發炎路徑,是強性誘導發炎的物質;高尿酸血症會讓血管內皮損傷和造成多方面血管功能障礙,例如:高血壓。
既然食用過量的果糖會造成傷害,究竟果糖存在哪裡?
果糖存在於水果、蜂蜜和蔗糖(含有 50% 葡萄糖、50% 果糖),果糖的口感比葡萄糖甜,深受喜愛,也大量運用在食品添加之中,包括:冰淇淋、飲料、果醬、烘焙食品等。
攝取適量果糖,果糖會轉化為葡萄糖;長期又高劑量攝食果糖會加劇肝臟的發炎。
肝臟疾病的個案需要減少果糖攝取量,以防止病情惡化。
References: Int. J. Mol. Sci. 2021, 22, 6969.
上一篇:什麼是胰島素阻抗(Insulin Resistance)?
下一篇:血清素的作用機轉